核心提示: 运用克隆技术用取自胚胎的细胞培育出来的绵羊多莉在遗传特征上与提供细胞的母羊相同。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新华/法新
时间:1997年2月23日
苏格兰科学家说,他们运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了第一只绵羊。
设在爱丁堡的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说,这只通过把单个绵羊细胞与一个未受精卵相结合培育出来的克隆绵羊目前已7个月,发育状况良好。
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去年3月透露说,他们运用克隆技术用取自胚胎的细胞培育出了羊,这一消息曾引起轰动。
《观察家报》说,维尔穆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把绵羊细胞浸在化学溶液中,使细胞核休眠。该报的报道说:“每个细胞核中的基因物质的分裂速度被减缓到与接受它们所植入的卵细胞的相同速度。”
这个细胞成功地变成了胚胎,然后被植入一只母羊体内。由此而培育出来的被命名为“多莉”的绵羊在遗传特征上与提供细胞的母羊相同。
有人担心这项技术将被用来克隆人。
《医学伦理学学报》主编理查德·尼科尔森博士对《星期日电讯报》记者说,他对英国政府准许进行这项研究感到吃惊。他问道:“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如果这项技术具有让某个疯狂的人试图克隆他自己的巨大危险,又有什么价值呢?”
《基因革命》一书的作者帕特里克·迪克森博士说,这项技术进展具有“可怕的”影响。他对《星期日电讯报》记者说:“人们很可能将能够在人死亡之前用死者的身体复制出一个人。一些父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把他们在悲惨事故中死去的子女‘再制造’出一个碳复制品。应当通过立法取缔这种做法。”(出版日期:1997.2.26)
《参考消息》登的不是一种观点,她可能是几种观点,甚至是几种不同观点,对读者来说有一个分析比较的机会。
-- 成思危
通过精选出来的信息,让我们掌握无限变化的大千世界,她是一个很集约、很经济但是内容又很丰富的一张报纸。
-- 喻国明
因为她是消息,而这个消息是用来参考的,所以她提供的是多元语境,她给你一种思考的方式,而不是结论。
-- 于丹
我12岁接触《参考消息》至今已40余个年头。《参考消息》帮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政治水平,让我受益匪浅。
-- 天津大学杨书元
《参考消息》有自己独特的东西,特别是以外国人视角提出的一些批评性、建设性的东西。
-- 上海复旦大学冯照平